top of page

斜杠人物Vol.12丨皮皮在蓝色星球:“我的工作就是环游世界”

Jenny

Mar 13, 2024

一个美国留学生应该过怎样的生活?



一个美国留学生应该过怎样的生活?


18岁踏上离家的飞机,22岁拿着荣誉学位证书踏入研究生的校园,23岁开始修改简历,奔波于曼哈顿中城与华尔街金融街,用免费的青春换一份光鲜亮丽的履历。


24岁拿到JP Morgan的Offer,穿上One Piece套装,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,小红书主页上的Tag从美国留子变成了纽约金融街打工人。


或许会拍Vlog,展示自己5:00起床穿着Lululemon做普拉提吃希腊酸奶碗的自律清晨。


或许会在27岁转码,没日没夜的刷Leetcode,最后在小红书上说一句“成功上岸”,轻舟已过FAANG。


可是所有人都过一样的生活该多无趣,如果每时每刻都会有人踏入同一条河流,那总要有人做出一些改变。


皮皮就是其中一个。


环球旅行博主@皮皮在蓝色星球


在23岁时,她决定离开已经生活了4年的洛杉矶,重新探索纽约这个全新的城市。24岁时,她决定离开学校,在环游世界的旅途中度过Gap Year。


如今,“皮皮在蓝色星球”已经是小红书上最有名的旅行博主之一,坐拥124万粉丝的她不断接触、认识、探索地球上每一个角落,和当地人建立一种短暂但紧密的联系。


与此同时,她也收到了Lamer、兰蔻、SK2、UGG等众多大牌抛来的橄榄枝,在探寻女性内心力量的同时诠释品牌的意义。


皮皮在冰岛拍摄UGG的合作视频


这次我们和皮皮聊了三个小时,从家庭聊到了学校,从为什么选择旅行到做短视频博主背后的故事。她在加州的家里,半下午的阳光透过她打到墙上,让她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松弛且毛绒绒的氛围。


皮皮在加州Zoom参与纽约斜杠青年专访


在这个大部分人都循规蹈矩,过着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的社会,皮皮有一种随心所欲的勇气。


Passion,是她在聊天中提到最多的词,在一个个为梦城驻足、向远方驰行的瞬间,战胜一切的热爱与激情,是她持续下去的动力。


Part 01 热爱-庆祝“无意义”的瞬间

在皮皮的很多视频下面,你都可以看到皮皮爸爸的鼓励留言,皮皮的妈妈更是直接开了一个小红书账号@田言皮语,记录她与皮皮一同成长的点点滴滴。


皮皮妈妈的小红书账号


我们问皮皮,用三个词形容你的成长环境,她说,“充满爱的、无条件支持的、还有独立的。”


皮皮从小都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,父母对她从没有过任何的限制,喜欢什么就去做。想学钢琴就去学,不想学了没关系,放弃没有什么丢人的。想要继续也ok,那妈妈会给她出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。


皮皮在钢琴独奏


皮皮的妈妈将鼓励式教育应用的淋漓尽致,别人家的父母时刻紧绷,害怕孩子行差踏错。皮皮的妈妈从不这样,她相信皮皮自己可以处理好,给予她了充分的自由。


当皮皮问到,当时为什么不像其他小孩子家长那样督促我学琴?皮皮妈说:“可是你说你还有很多快乐的事情要做,我觉得有道理,被你说服了。”


小时候身穿NY字样 T恤衫的皮皮


这种成长环境培养了皮皮自信且独立的性格,她也一直坚信,自己做的每个决定,背后都会有爱她的父母无条件的支持。“如果我不想上班怎么办?那就不上,你肯定是找到了比上班更有意义的事儿;如果我喜欢唱歌呢?那我就给你出张专辑;如果我想当大老板呢?那我就当你的助理;或者也当个网红小姐姐?那我就当你的粉丝。”--摘自皮皮妈妈的小红书@田言皮语

由于父母都从事传媒相关行业,在大学选专业时,皮皮觉得自己肯定学不了理科,稀里糊涂,就在USC学了Communication。


皮皮USC读书


当我们问她,大学期间最有意义的一门课是什么时,她没有说学校内的任何一门,而是一个暑期学校。


加州的创业氛围很浓,所有人都默认自己毕业后会从事创业,虽然皮皮一直都很佛,但是在这种环境下,她理所当然的将创业当作了自己毕业后的目标。


在暑假期间,她读了硅谷的创业学院- Draper university,号称是创业界的霍格沃茨。


Draper University教学 From Captial Factory


创始人Tim Draper 被称为硅谷风投教父,主导进行了对Tesla、Skype、Twitter、百度等公司的风投。


2013年,Tim Draper创立了Draper university,全世界想要创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,大家在学院里用两个月的时间建立自己的小Business、形成提案,最后在几百位投资人面前竞标,阐述自己的项目获得投资。


现在皮皮已经想不太起来自己当时项目的具体内容,只依稀记得和定制礼物相关,这个项目甚至最后都没有落地。


皮皮在Draper University演讲


但是她记得所有投资者都在反复强调一件事-Find your Passion。对于年轻的创业者而言,失败是家常便饭,在频繁出现的挫折时刻,没有足够的Passion,创业者很难坚持下去。


当时还是大三的皮皮对这一切都懵懵懂懂,她不知道自己之后要干什么,也不知道自己之后会去往何方,但唯一坚定的是,自己一定要做Passionate的事情。


皮皮在Draper University


Part 02 纽约-梦城,允许一切发生

本科毕业后,皮皮本来打算在USC继续研读Communication专业的研究生。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洛杉矶待了四年,长久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让周围的一切都缺乏新鲜感,皮皮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,要不要试试换一个地方。


身边的朋友听说了这个想法,马上向她推荐了纽约,“她说你自己来纽约,纽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城市,来了这里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实现梦想。纽约就像一个大十字路口,大家都会经过,然后再从这个城市的不同方向,走向各自的梦想”。


摘自皮皮视频《我把毕业典礼开到了纽约街头》


这段话让皮皮对纽约产生了兴趣,但是当时已是申请季的末尾,她在网上查了半天,只有哥大的Risk Management还开放申请。


“无所谓,反正就是试试”,最后没想到这个专业真的发来了Offer。再聊到研究生的专业时,皮皮坦白自己当时也很迷茫,“其实我更多是为了纽约而来,而不是这个学校。”


但是来到纽约后所发生的一切,都让皮皮看到了不同的世界。纽约这座城市太奇妙了,有人在地铁里和骷髅人偶相拥起舞,有人依靠遛狗谋生,有人白天在JP Morgan谈并购重组晚上在YouTube上唱Rap,有人从斯坦福毕业后在夜店做了DJ。


这里就像所有人的梦城,只要你足够热爱,它会允许一切发生。


摘自皮皮视频《在纽约,格格不入的人才是大多数》


皮皮在纽约遇到了自己的小学同学。从前内敛文静的一个女孩,如今在纽约兼职做Food blocker。在加州时,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实习,每个人都默认自己之后会走上创业的道路,皮皮也如此。


但是她看着自己的同学周内在NYU读书写作业,周末参加不同的Food Event,拍出好看的图片po在Ins里,收获一大票粉丝,活得松弛又快乐,她一下被击中了。


西海岸浓厚的创业氛围,让皮皮从没有想过自己的Passion是什么。从前她喜欢旅行,但是又一直觉得旅行太美好了,以至于无法当成工作。但是如今这里是纽约,是所有爱好都可以得到滋养的地方,“那为什么不试试呢”,皮皮对自己说。


在一个普通的周日下午,她买了一台佳能的G7X,从皮皮变成了“皮皮在蓝色星球”,正式开始用镜头记录自己的生活。


皮皮在小红书分享了自己的设备

相机:索尼a6400 三脚架 劲捷p058


Part 03 旅行-用镜头记录每一个远方

拿到相机后的第一条视频,皮皮拍了自己在纽约学习平衡车的vlog,现在在b站,你还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个片段。


皮皮笑着在九宫格里她新买的相机,对着镜头兴奋宣布“我决定做博主了”,但后面的一句“听说这个火不火,还得看运气”,还是展现出了一点她心里的拘谨与不确定。


摘自皮皮视频《寻找纽约摄影小伙伴,一起记录世界》


非常正常的,她一开始没有火。像每一个新人博主一样,皮皮在b站连发了四五条,都没有什么观看量,但是不同的是,她一直都没有放弃。在哥伦比亚过春假时,皮皮看到了一个YouTuber分享自己用三脚架在旅途中自拍,她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,如果能用三脚架自拍,分享自己独自旅行的过程,会不会吸引到大家。


还没有等她真正实践这个想法,疫情突然爆发,纽约全面进入封锁。仓促中,皮皮买了一张机票飞回国,在隔离酒店里用三脚架给自己拍摄了一组照片。


出乎她的意料,一夜之间,皮皮在小红书上收获了5000多个赞,手机上不断弹出新通知,看着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,皮皮有些懵,她抓住了热度,接连发了第二条、第三条,就有了如今的“皮皮在蓝色星球”。


皮皮在旅行途中


说到初做账号时爆火,皮皮仍然觉得是因为时机,大家因为疫情封锁在家里,对社交媒体关注的会更多。但是与别人不同,皮皮并没有犹豫太久,“我觉得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没准备好,但其实自媒体不需要做很多准备,就是干就完了。”


想做什么就去做,听从内心的Passion,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。作为ENFP,皮皮完成每一个事情都是Passion Drive,如果对于项目有足够大的热情,这种内在的自驱力会促使她完成。但是这种性格优势与劣势并存,“好处就是非常的Creative,非常的发散和Open,劣势就是太随心所欲,太不J了”。


如果不是强大的Passion,那促使皮皮完成项目就只有一种可能,不断逼近的DDL。在接到商单合作时,为了对合作方负责,皮皮都会给自己定下阶段性的DDL,什么时候交创意策划,什么时候完成拍摄,什么时候产出成片,每一个都是必须达到的责任。


在Gap的一年里,皮皮成为了一名全职旅行博主,在蟳埔和年迈的采蛎婆婆一起簪花,在农村老家和村民一起自拍写真,一个人靠搭车走到了珠峰,在看到云雾拨开后的群山时,她觉得比起珠峰,她更爱来珠峰的这条路。



摘自皮皮视频《请勿模仿|一个人搭车真是件看运气的事儿》


一个人走在路上会收获无数题材,这一年对于皮皮来说,也是难得的乌托邦。但是当她回到纽约时,新的挑战来临了。从全职博主变成兼职,更新频率可以放缓,但是为了学业,她必须在纽约长久停留。当一个旅行博主无法旅行时,她的镜头就必须从天然独特的当地文化离开,寻找新的事物。


和路人一起庆祝感恩节派对、和一位杀人犯坐下谈心,皮皮的镜头就像是窥看纽约的一面镜子,在这里,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事情发生。“我其实一直觉得自己belong to New York,在加州之后我很少有东西可拍,但一到纽约,我就有无数素材。”


镜头内容的转变只是皮皮的第一个变化,在记录了无数故事后,她逐渐减少了视频里出现的“积极、乐观、向上”这些直白的字眼。


其实故事就是故事,很多价值你不必讲出来,大家会感觉得到”。这种更纯粹的表达让她的故事变得更像是一部电影,一个镜头、一次交谈,都像是站在被风吹拂的旷野,面前好像空无一物,但是却又长天远阔,有整个世界。


摘自皮皮视频《人生第一次,我跟一位杀人犯坐下谈心》


Part 04 Passion-永远追逐新的体验


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创意变现,在长久的输出下,陷入舒适区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。在单平台拥有100万粉丝后,皮皮甚至有些“躺平”,“我觉得我已经在小红书里做的比较不错,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得更好。” 


尤其当平台上的大部分人趋向于无厘头、搞怪、用夸张的方式擢取目光时,沉下心做内容,好像成为了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。


直到有一天,皮皮刷到了小红书博主@Julia,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,Vlog的每一帧画面都美的像电影。皮皮突然被点醒了,在某一瞬间,她甚至有些羞愧,一个高中生都在不断的打磨内容,而自己竟然开始安于现状。


在这之后,她试图将探索新事物变成生活的一部分,不断学习、不断尝试,打破内容创作的边界,成为了自由职业生活里最重要的事。


小红书博主@julia_ty


“人生就是一场体验卡,生活在世界上就是为了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体验。” 皮皮在2月的一条视频里,介绍了一群在夏威夷当地人,他们“胸无大志”,但是松弛又快乐。


很多人会注意到那条视频下面的热评,“不要误入别人的果园,以为自己也是同样有这样的收获。” 可是在视频中间,有另外一条评论飘过,“要先有误入果园的勇气,才有可能会收获。”


摘自皮皮视频《大不了!一起当个胸无大志的年轻人!》


对于在纽约的留学生,皮皮给到的建议是“Follow Passion,Free ourselves”,研究生毕业时,她也曾想过是不是要找工作拿身份,走一条许多人已经践行过的路。但是这种将限制自己的正规只会让她痛苦,最后她选择了跟随内心、环游世界,通过O1签证留在了美国。


谈到未来,皮皮想这样一直环游世界下去,今年她去了冰岛,那里极度寒冷、物资匮乏,但是冰川凛冽,极光如瀑,每一个冰岛人都天然享受着和自然在一起的时光。她希望未来自己可以持续探索更多小众的地方,趁年轻,不断尝试更多新的可能。


皮皮在冰岛


皮皮推荐的电影

“《荒野生存》,会让人很想有travel的冲动。这个电影就是讲这个人很纯粹,他就是把车烧了,然后把钱烧了,然后只是靠自己,然后一步一步去一直走到Alaska,是一个很纯粹的故事。”


想对纽约斜杠青年说的话:

“对纽约斜杠青年们,我想说希望你们更斜杠更斜杠更斜杠……,只要是自己喜欢的,一定要去尝试更多的方向,然后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niche。”


© 2022 by New York Slashies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