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Y SLASHIES
Creative and Proactive
Non-Profit Youth Organization
Welcome to NY Slashies! We are a creative and proactive non-profit youth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providing diverse life choices for everyone in the United States. Over the past few years, we have offered a variety of work and life possibilities for many friends living in the U.S.

Jenny
Jan 23, 2024
你好,我是luke,人在纽约,公司已上市

在全美国新建的每10套公寓中,至少有1套在应用Latch的智能家居产品;在NMHC(国家多户住宅委员会)最大的开发商中,每10家就有7家是Latch的客户。

作为Latch的创始成员兼公司唯一的中国人,Luke如今谈起公司的IPO时刻依然难掩兴奋,以及一点点的凡尔赛:
“我们IPO的那个周末过后,所有人所有的time都在说:‘唉,我是要买Tesla的Model S还是Model Y呢?’‘接下来要去哪儿度假三个月呢?’”
原来我们从小幻想的“等我发财以后……”不是白日做梦,只是有人实现了有人没实现。而Luke对于天降横财表现得相当淡定:“还是要走长期路径,反正我也不是很缺钱,养养狗就差不多了。”
01 Cos乔布斯结果真把公司搞上市
点进Latch的Linkedin,就会发现这家公司很早已开始对标Apple的产品理念:“利用从Apple等产品公司学习的经验,我们重新思考了人与空间的互动方式。”

Latch官网
关于如何学习Apple的产品理念,Luke给出最直白的方式:坐在办公室COS乔布斯。 “我们的founder他是Apple出身的,有两年他整天就在办公室COS乔布斯,穿着黑色高领衫,戴着无框眼镜,鞋子也是new balance,每天坐在那儿摆pose,整一个Steve Jobs Style。”

如果COS乔布斯穿高领衫就能把公司搞上市,这何尝不是在拜一种西方活财神。
COS乔布斯仅不过Latch办公室花样play中的一环,在Luke眼中,这个start up团队吸引他的正是汇聚了各式各样的cool guys。
“Start up的团队肯定不像那些大厂,需要你数学特别好,或者有些skills特别好,但是需要你一个人做很多很多事情,每周要花50、60个小时和团队待在一起,你当然会想和cool的人一起做事嘛。”
纽约是个扔出10块石头能砸到9个cool guy的地方,何况Luke阅cool guy无数,当他第一次踏入Latch的办公室,还是立刻被这个团队吸引住了。

Latch之前在Hudson Yards的办公室
“我们当时的老板,整个人就特别有意思。一个光头,然后戴着那种英式的小帽子,他老婆是一个日本的什么艺术家,他一个白男,整天在办公室讲自己喜欢日本文化。”
Cool是Luke选择Latch的原因之一,在此之外,他同样重视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行业的市场前景。2019年左右,智能照明、智能门锁等一系列property technology的概念风行一时,Luke看过许多家相关公司,最终选择了成员仅10个人的Latch。
他意识到,智能家居与地产行业息息相关,而Latch与资历颇深的纽约地产公司Tishman Speyer一直保持良好关系,背靠大树好乘凉,市场最终也验证了他选择的正确性。

“如果要选择一个有潜力的公司,你不仅要看它的technology,它的发展前景,也要看它背后有没有人去支持、去cover。比如说WeWork刚刚破产,它在破产之前,软银一直在给它砸钱。”
比起在国内人人对大厂趋之若鹜,Luke觉得在纽约做start up特别有意思。他在研究生毕业后进的第一家公司名叫Saks Fifth Avenue,第一天进办公室,板凳还没坐热,leader对他说:“你把我们整个安卓端的APP写出来吧。”

Luke在Saks工作时的Tech Talk,讲解如何用新科技写app
尽管从来没写过APP,Luke还是一口答应,一人写完了Saks Fifth Avenue完整的安卓端APP。从APP诞生到Luke离开公司,这款APP已经积累了500多万名用户,目前在APP Store评分4.9分,有2,000多名用户发表评论。

Saks Fifth Avenue在App Store的评分
Luke并没有把工作中的这类要求当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反而会对产品充满热情,不断地钻研怎么将用户体验提升到极致。如果让他一晚上搭一座金字塔,他说不定也会欣然答应:“好啊,我没搭过,我来搭搭看。”

Luke在Saks工作时参与活动
产品与与用户产生交互,就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就感,当然Luke表示:
“我已经不是很需要成就感了,再来点钱就更好了。”
02 和墨西哥毒枭的儿子做同学
Luke的高中生涯在德州度过,学校在一座山上,推开窗就能看见碧绿辽阔的草原,他在这里遇见了自己“一辈子的好朋友”和Computer Science方向的启蒙老师。

“我是高中来美国的,初中的时候在学校完全是个问题学生,打架,翻墙,和老师拌嘴,一天到晚要去校长办公室。我妈觉得受不了,把我送来美国自生自灭。”
Luke大大咧咧地介绍自己来美国的原因,顺带提起了和墨西哥毒枭的儿子做同学的“黑道传奇”。
妈妈为Luke选择的学校位于德州,环境优美,历史悠久,没有什么中国同学。Luke和来自不同国家各种肤色的同学迅速打成一片,并跟其中一些人成为了“一辈子的好朋友”。
放假的时候他就去朋友家玩,在德州牧场的大草原上,朋友们骑马、打枪、猎鹿,像电影里的西部牛仔,越野车开上半个小时也开不到尽头。

Luke第一年来德州的时候,正逢墨西哥发生内战,许多有钱人家将孩子送来美国避难,校园涌入了一大群墨西哥同学。
他当时对背后的原因毫不知情,只觉得“哇,来自墨西哥,好酷”,第二年墨西哥同学们陆续回国,Luke才打听到,原来有些同学是毒枭的儿子,或者来自高官巨富家庭。
与不同背景同学之间的碰撞让Luke总能很快适应陌生的环境,拥抱新事物。
高中的Computer Science课程让Luke至今念念不忘,这是他第一次接触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。
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布置下所有的作业,上课时候专教学生怎么写程序、怎么debug,Luke和要好的印度同学总在第一周就把一个学期的作业都通通做完。从最开始 “1+1=2”的简易编程到后来的复杂代码,他在学期结束时已经上到了大二的课程。

Luke生活照
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男主捡到绝世秘籍,Luke学会编程后也一发不可收拾,逐步试着做网站、做游戏、做3D渲染。
当时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在现在看来很简单的台球游戏,为了模拟游戏的真实性,Luke不断计算台球滚动的角度、击球的力道、台球撞在不同地方的声音,反复推敲游戏的每一个细节,新世界的大门在眼前徐徐展开,Luke心想:“OK, I’m gonna just do it.”

Luke高中的Freshman Year Book Photo
18岁的时候,Luke被崇尚独立文化的妈妈断掉了零花钱,被push着一边上课一边打零工,找客户接活写小网站,比如写KFC电子屏幕上实时更新的菜单APP,甚至设计了一整套自动回复的小程序,用在遛狗的副业上。
03 从溜邻居家的狗变成区域遛狗代理
Luke在家里养了5条狗,自称“半职业遛狗人”。最开始他只是在Rover APP上注册了信息,帮邻里的老客户遛遛狗,遛的次数多了,大家一传十十传百,Luke莫名成了整个区域的遛狗代理。

Luke的带狗日常
遛狗成为副业以后,他会跳过APP的限制给回头客打打折,并且尝试通过编程优化交易环节,主业中的“产品升级”似乎成为一种本能刻进他的DNA里。
每次有新客户来,Luke可以通过编写的小程序自动发送模式化的问题:主人的名字是什么?狗狗的名字是什么?狗狗打过疫苗了吗?这项程序简直可以配套所有的销售服务,在高效收集信息的同时实现对客户的定制化关怀。

Luke的日常schedule记录狗狗的接送时间
Luke做过几次时下热门的MBTI测试,其他指标飘忽不定,“Judging”这一点倒是从一而终。Luke习惯使用Google calendar安排时间,不断循环“上手任务-了解任务-建立SOP-优化SOP”的工作流程。

Luke的工作照
他是上市公司的创始成员,半职业遛狗人,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CS TA讲师,这份副业要频繁与学生打交道,为他带来很大的成就感。在此以外,他喜欢滑雪、攀岩,一个礼拜要攀岩三四次,去过各个地方为了滑雪可以请2周假飞去盐湖城每天白天滑雪,晚上remote work。

生命的旅途就像他在德州的高中推开窗看见的那样,无拘无束,浩瀚无垠,不同的身份在他身上得到复杂又自然的统一。

Luke滑雪照
对于各位斜杠青年,Luke也分享了一本易读又令人感悟深刻的书籍——《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》,由一名技术领域的高手将自己的idea集合而成的一本小书,能给人带来别样的灵感与启发。

Luke读后感分享

Luke的斜杠青年采访留影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斜杠青年的故事,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开启属于你的斜杠人生!

